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qū)龍湖時代天街19號5號樓608室
謝先生:13101311100
電話:023-67947990
傳真:023-65309652
網址:www.wyswzj.com

第一節(jié) 防雷等電位連接的目的
1.等電位連接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和減小設備與設備之間,系統(tǒng)與系統(tǒng)之間危險的電位差,確證設備和操作人員的安全。所以各類電氣、電子信息設備必須采取等電位連接與接地措施。
2.配置有信息系統(tǒng)設備的機房內應設等電位連接網絡,電氣和電子設備的金屬外殼、機柜、機架、計算機直流地、防靜電接地、屏蔽線外層、安全保護地及各種SPD接地端,均應以最短的距離就近與等電位連接網絡連接。
3.凡穿過各防雷區(qū)界面和在一個防雷區(qū)內部的金屬管線和各系統(tǒng)均在界面處做等電位聯(lián)結。在LPZO與LPZ1區(qū)交界處做總等電位聯(lián)結。
4.穿過各后續(xù)防雷區(qū)界面的所有導電物、電力線、通信線、信號線等,均應在界面處做局部等電位聯(lián)結,同時要采用局部等電位連接帶做等電位聯(lián)結。
5.進入建筑物(LPZO區(qū)進入LPZ1區(qū))的燃氣管道、燃油管道,在進入建筑物處應經過等電位均衡器(SPD)作總等電位聯(lián)結。
6.廣播電視大樓工藝接地引出線應使用屏蔽電纜,非屏蔽線纜應穿鐵屏蔽管屏蔽。并與每樓層進行等電位連接。屏蔽層下端單端應與建筑物鋼筋連接接地,應與防直擊雷泄流線的間距應大于5米。
第二節(jié) 應等電位連接的設備與系統(tǒng)
1.配置有信息系統(tǒng)設備的機房內應設等電位連接網絡,電氣和電子設備的金屬外殼、機柜、機架、計算機直流地、防靜電接地、屏蔽線外層、安全保護地及各種SPD接地端,均應以最短的距離就近與等電位連接網絡連接。
2.電氣裝置外露的金屬部分均應進行等電位連接和接地。電機、變壓器、電器、手攜式或移動式用電器具等的金屬底座和外殼。
3.電器設備的傳動裝置。
4.室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外殼或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護欄和金屬門。配電、控制、保護屏(柜、箱)及操作的金屬框架和底座。
5.交、直流電力電纜的接頭盒、終端頭和膨脹器的金屬外殼和電纜的金屬護層、可觸及的電纜金屬保護管和穿線的鋼管、控制電纜的金屬護層。
6.電纜橋架、支架和井架。
7.裝有避雷線的電力線路、桿塔。
8.封閉母線的外殼及其裸露的金屬部分。
9.使用含有金屬部件的光纜,接通所有金屬插頭、金屬擋潮層、金屬屏蔽層、金屬加強芯等,在入戶處應進行等電位連接接地。
第三節(jié) 等電位連接的基本結構型式
1.連接網絡的基本結構型式有:S型星形結構和M型網形結構。對于復雜的信息系統(tǒng),宜采用S型和M型兩種型式的組合,如下圖。
2.建筑物LPZ0與LPZ1區(qū)交界處應設置總等電位接地端子板;每層或若干層宜設置樓層輔助等電位接地端子板;各設備機房宜設置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各接地端子板應設置在便于安裝和檢查以及接近各種引入線的位置,避免裝設在潮濕或有腐蝕性氣體及易受機械損傷的地方,等電位接地端子板的連接點應具有牢固的機械強度和良好的電氣連續(xù)性。
3.等電位接地總干線應從共用接地網引出,通過接地干線引至總等電位接地端子板和各樓層輔助等電位接地端子板;再通過接地線引至各設備機房的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應與各樓層預留接地端子板連接。連接示意圖如下圖;
4.接地干線應采用多股銅芯電纜或銅帶,接地干線應在電器豎井內明敷,應與各樓層主鋼筋做等電位連接。
5.接地線宜采用多股銅芯電纜穿鍍鋅鋼管敷設。對重要的設備機房,接地宜直接通過接地干線與共用接地網連接。
6.綜合布線應有良好的接地系統(tǒng)。應保持各子系統(tǒng)中屏蔽層的電氣連續(xù)性。在電纜屏蔽層兩端接地時,兩個接地裝置之間電位差不應小于1Vr.m.s。